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恒一娱乐平台注册 > 新闻动态 >

热点资讯

【心理学科】越讨好越卑微!不敢拒绝的人,注定过不好一生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9:39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一人一生 一个图书馆

为你积累的知识安一个网上的家

图片

【心理学科】越讨好越卑微!不敢拒绝的人,注定过不好一生  身边有一个朋友,经常会这样:  明明很累,却不敢拒绝朋友的聚会邀请,怕对方不高兴;  同事把工作推给他,他心里不情愿,但还是笑着说“没问题”,然后转头和我吐槽;  家人对他的生活指手画脚,他不敢反驳。  每次他跟我说的时候,我都会跟他说:“你不想去,不想做这件事,直接说呀。”  他每次的回答都是:“这不太好吧,我拒绝了,他们咋看我呀。”  我这个朋友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,如果你也经常这样,那么你可能陷入了“讨好型人格”的陷阱。 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,甚至牺牲自己的感受去迎合他人。  今天,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聊聊,为什么“不敢让别人失望”,以及如何真正摆脱讨好型人格,活得更自由。  01.讨好型人格  说真的,讨好型人格真正害怕的,不是别人的失望,而是自己的不安。 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“情感依赖”,讨好型人格的人,往往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。他们潜意识里认为:“只有让别人满意,我才有价值。”  不敢让别人失望,多半跟以下三个原因有关:  ①童年习惯。小时候,父母的爱可能是有条件的(比如“乖孩子才被喜欢”),导致长大后依然用讨好换取安全感。  ②害怕冲突。担心拒绝会引发矛盾,所以宁愿委屈自己。  ③自我价值感低。觉得自己“不配”让别人迁就,只能不断付出。  讨好型人格的人,总觉得自己讨好别人,就能得到他人的喜欢和尊重,但事实是,别人不会因为你的讨好而更尊重你,反而可能觉得你好拿捏。  02.讨好型人格需要付出的代价  人性有个很残忍的事实,在大多数人身上都适用,那就是:越容易得到的东西,越不被珍惜。  如果你总是有求必应,别人就会把你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。  甚至有一天,你稍微“不讨好”了,他们反而会觉得你“变了”“自私了”。这就是好人做了一辈子的好事,做了一件事坏事,就成了坏人。  某乎上有个热门问题:  “为什么我对别人越好,别人越不把我当回事?”  高赞回答一针见血:  “因为你教会了他们,你的感受不重要。”  讨好型人格的迁就,很容易形成伤害自己的恶性循环:  你害怕拒绝→勉强答应→心里憋屈;  对方习惯你的妥协→下次更理直气壮要求你;  你终于忍不了爆发→对方反而觉得你“莫名其妙”……  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说:  “健康的关系是双向的,而不是一方不断透支自己来维持。”  当你一开始选择透支自己去讨好别人,就决定了这不是一段健康的关系。  03.讨好型人格该如何改变?  摆脱讨好型人格,不是要你变得自私冷漠,而是学会在善待他人的同时,也善待自己。  ①练习“温柔的拒绝”  不要说:“对不起,我实在没办法……”(充满愧疚)  而是说:“这次不行,下次有机会再约!”(干脆但友好)  拒绝时,避免过度解释(比如找一堆理由),否则对方会觉得“只要说服你,你就会改主意”。  ②建立“情感账户”思维  想象你和每个人的关系都有一个“账户”,如果你总是存钱(付出),对方就会习惯索取。  健康的做法是:有存有取,平衡才是长久之道。  ③每天做一件“让自己开心”的小事  讨好型人格的人,往往忽略自己的需求。试着每天问自己:  “今天我做了什么让自己高兴的事?”  “有没有什么事是我为了别人勉强做的?”  别人对你的喜欢,不应该建立在你的自我压抑上,真正的成熟,是学会对别人负责之前,先对自己负责。  你的人生,不必活成别人满意的样子  那些因为你拒绝一次就离开的人,本来就不属于你。而那些真正爱你的人,爱的应该是真实的你,而不是你讨好的样子。  从今天起,试着对无理要求说“不”;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;相信即使你不讨好,也值得被爱。  就像《被讨厌的勇气》里说的:  “自由,就是不再寻求他人的认可。”

图片

—The end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恒一娱乐平台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